【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型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从而为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25/500g剂型舒利迭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使用50/500g剂型舒利迭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25/500g剂型舒利迭,50/500g剂型舒利迭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该剂型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和使用。
关键词:不同剂型;舒利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
作为呼吸系统一种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使患者的气流受到限制,且呈现进行性的发展。该疾病多与肺部有害颗粒或气体所产生的炎症反应有关[1]。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严重情况下,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为了探讨不同剂型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本文以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25/500g剂型舒利迭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使用50/500g剂型舒利迭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其详细结果报告如下:
-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龄范围在54岁至86岁内,其平均年龄为(59.2 ± 6.9)岁,该组患者最长患病时间为24年,最短患病时间为2年,其平均值为(11.2 ± 1.6)年。治疗前,该组患者PaO2和PaCO2指标值分别为(60.15 ± 3.56) mmHg和(69.33 ± 4.24) mmHg,FEV1和FVC指标值分别为(1.65 ± 0.31) L和(2.08 ± 0.33) L;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范围在53岁至85岁内,其平均年龄为(58.6 ± 6.4)岁,该组患者最长患病时间为23年,最短患病时间为2.3年,其平均值为(10.8 ± 1.5)年。治疗前,该组患者PaO2和PaCO2指标值分别为(60.38 ± 3.23) mmHg和(69.12 ± 4.67) mmHg,FEV1和FVC指标值分别为(1.59 ± 0.28) L和(2.13 ± 0.29) L。进一步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时间以及PaO2和PaCO2、FEV1和FVC指标值等资料之间无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同时接受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注射流感疫苗并劝导其戒烟,同时每次给予患者0.2克苦碱缓释片,每天2次;每次给予患者30毫克氨溴索片,每天3 次。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使用25/500g剂型舒利迭进行治疗,早晚各一次,每天两次,并在吸入后 5 分钟进行漱口;而实验组患者使用50/500g剂型舒利迭进行治疗,早晚各一次,每天两次,并在吸入后 5 分钟进行漱口。对两组患者进行3 个月的随访观察。
1.2.2 数据的学处理分析
本次全部研究结果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学处理,其中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学分析,而百分比(%)用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进行学分析。如果P<0.05,说明两者间差异具有学意义。
- 结果与分析
通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46例,其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40例,其治疗有效率为80%。在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aO2和PaCO2)方面,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值分别为(88.13 ± 4.94) mmHg和(43.26 ± 5.47) mmHg,而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值分别为(72.63 ± 5.45) mmHg和(54.14 ± 4.96) mmHg;在肺功能变化指标(FEV1和FVC)方面,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值分别为(2.32 ± 0.45) L和(2.84 ± 0.41) L,而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值分别为(1.89 ± 0.35) L和(2.56 ± 0.53) L。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学意义(P<0.05)。其结果详见表1.
表 1. 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 例数(例) | PaO2
(mmHg) |
PaCO2(mmHg) | FEV1
(L) |
FEV1
(L) |
治疗有效率 |
实验组 | 50 | 88.13 ± 4.94 | 43.26 ± 5.47 | 2.32 ± 0.45 | 2.84 ± 0.41 | 92% |
对照组 | 50 | 72.63 ± 5.45 | 54.14 ± 4.96 | 1.89 ± 0.35 | 2.56 ± 0.53 | 80%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特征主要表现为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发生慢性炎症,同时T淋巴细胞、肺泡巨噬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在肺部的不同位置均出现上升的趋势,而且部分患者也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以及炎性因子的增多[3]。另一方面,患者肺部的蛋白酶和抗蛋白酶两者之间的平衡比例失衡,以及氧化与抗氧化两者之间也呈现失衡状态,以上现象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根本治疗原则主要是针对慢性炎症进行对症治疗,从而使患者的通气和弥散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4]。
舒利迭,也被称之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其中丙酸氟替卡松是一种具有强效的抗炎活性的皮质激素。文献研究结果发现,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联合使用小剂量氨茶碱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进行治疗,不但能使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时也使患者运动耐力提高,且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发生[5]。
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相比较25/500g剂型舒利迭,50/500g剂型舒利迭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该剂型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薛慧君,杨爱琴.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对肺功能影响的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9):247.
[2]王燕.不同剂量舒利迭吸入剂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9):94-95.
[3]骆健峰,朱丹,陈慧,等.布地奈德与舒利迭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9):4650-4651,4654.
[4]周风丽,毕筱刚,彭仲良,等.对比两种不同剂型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的 CAT 量表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7-9.
[5]陈映红.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9):1384-1385.